产品展示

洋尊赢赛事直播-沈阳洋尊赢俱乐部合法吗

2025-08-14 1

2018年,沈阳洋尊赢俱乐部以“东北首家大型竞技扑克赛事直播中心”的姿态高调亮相。其宣称拥有3000平方米场地18张专业牌桌及70平方米电视直播间,并强调“在辽宁及沈阳各级领导支持下强化娱乐性践行绿色理念,成功备案营业”。运营主体“沈阳洋尊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”显示已注销且被列为失信企业,涉及多起司法案件。这一矛盾现象引发核心质疑:当赛事直播遇上前科企业,其合法性如何界定?

经营主体资质存疑

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,注册资本500万元,经营范围包括“棋牌服务”“体育赛事组织策划”及“体育器材租赁”。表面看似乎覆盖扑克赛事直播业务,但细究其存续状态可见重大隐患:

  • 法律主体资格缺失:企业于2024年显示“注销”状态,失信记录和司法案件表明其存在严重经营违规。根据《公司法》,注销后企业法人资格终止,继续以原名义开展活动属非法经营。
  • 许可资质不明:棋牌类赛事直播需多重审批。该公司虽提及“棋牌服务”,但未明确公示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》等必备资质。而电竞赛事直播的监管实践表明,缺乏此类许可将直接导致业务违规。
  • 赛事直播的监管合规挑战

    2025年6月,《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强化了直播内容责任,要求平台对直播营销内容及服务真实性合法性履行审核义务。洋尊赢的扑克赛事直播面临三重合规性质疑:

  • 内容性质界定模糊:该公司将扑克竞技定义为“体育赛事”,但实践中棋牌类活动易与赌博混淆。尽管其强调“健康绿色理念”,但缺乏公开的监管备案文件佐证。参照电竞赛事规范,国际性棋牌赛事需按程序向体育总局报批,地方赛事也需向举办地文化公安部门备案,而洋尊赢未披露相关手续。
  • 直播运营责任缺位:根据新规,直播平台需建立主播管理内容审核应急处置等制度。该公司参保人数仅3人,难以支撑专业直播团队的合规管理需求;其涉及的4件开庭公告亦暗示内部风控失效。对比中国足协对赛事直播服务商的要求——需具备30场以上全国性赛事转播经验专业团队及舆情预案,洋尊赢的运营能力显存差距。
  • 商业模式与法律风险交织

    该俱乐部的商业实践暴露多重法律隐患:

  • 经营模式合规性缺陷:其宣称“全国首家与电视媒体合作的竞技扑克体验中心”,但未明确合作媒体资质。根据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》,此类合作需文化部门审批,且线下赛事兼具演出性质,需取得《营业性演出许可证》。检索公开信息,未见该公司相关许可公示。
  • 消费者权益保护真空:赛事直播涉及用户打赏付费观看等消费行为。该公司注销后继续运作,意味着消费者维权失去法律主体依托。而直播新规要求平台“禁止欺骗误导消费者”,在主体失格情况下,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形同虚设。
  • 合法性危机的核心与行业警示

    沈阳洋尊赢俱乐部的合法性危机,本质是监管滞后性与企业规避责任的叠加:其以“体育竞技”包装棋牌活动,利用资质许可的模糊地带开展直播;而经营主体注销后仍持续运营,更构成对市场秩序的公然挑战。

    此类案例对行业的警示尤为迫切:

    洋尊赢赛事直播-沈阳洋尊赢俱乐部合法吗

    1. 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:地方部门对“创新型体育项目”的扶持需以实质审查为前提。该公司虽获“沈阳各级领导支持”,但事后风险说明备案审批需结合持续性监督,尤其对直播内容资金流向实施动态管控。

    乐玩lewin

    2. 许可制度的精细化:建议参考电竞赛事分级管理经验,明确棋牌类赛事直播的许可类别——例如区分“竞技性智力运动”与“休闲棋牌”,前者需强制获取《体育赛事举办许可证》《网络视听许可证》双重备案。

    当下,随着直播新规将“流量监管”“黑名单制度”纳入工具箱,类似洋尊赢的灰色运营模式已无生存空间。唯有明确资质红线压实平台责任,方能推动新兴赛事直播在合法轨道上释放其真正的商业与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