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,沈阳洋尊赢俱乐部以“东北首家大型竞技扑克赛事直播中心”的姿态高调亮相。其宣称拥有3000平方米场地18张专业牌桌及70平方米电视直播间,并强调“在辽宁及沈阳各级领导支持下强化娱乐性践行绿色理念,成功备案营业”。运营主体“沈阳洋尊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”显示已注销且被列为失信企业,涉及多起司法案件。这一矛盾现象引发核心质疑:当赛事直播遇上前科企业,其合法性如何界定?
经营主体资质存疑
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,注册资本500万元,经营范围包括“棋牌服务”“体育赛事组织策划”及“体育器材租赁”。表面看似乎覆盖扑克赛事直播业务,但细究其存续状态可见重大隐患:
赛事直播的监管合规挑战
2025年6月,《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强化了直播内容责任,要求平台对直播营销内容及服务真实性合法性履行审核义务。洋尊赢的扑克赛事直播面临三重合规性质疑:
商业模式与法律风险交织
该俱乐部的商业实践暴露多重法律隐患:
合法性危机的核心与行业警示
沈阳洋尊赢俱乐部的合法性危机,本质是监管滞后性与企业规避责任的叠加:其以“体育竞技”包装棋牌活动,利用资质许可的模糊地带开展直播;而经营主体注销后仍持续运营,更构成对市场秩序的公然挑战。
此类案例对行业的警示尤为迫切:

1. 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:地方部门对“创新型体育项目”的扶持需以实质审查为前提。该公司虽获“沈阳各级领导支持”,但事后风险说明备案审批需结合持续性监督,尤其对直播内容资金流向实施动态管控。
乐玩lewin2. 许可制度的精细化:建议参考电竞赛事分级管理经验,明确棋牌类赛事直播的许可类别——例如区分“竞技性智力运动”与“休闲棋牌”,前者需强制获取《体育赛事举办许可证》《网络视听许可证》双重备案。
当下,随着直播新规将“流量监管”“黑名单制度”纳入工具箱,类似洋尊赢的灰色运营模式已无生存空间。唯有明确资质红线压实平台责任,方能推动新兴赛事直播在合法轨道上释放其真正的商业与文化价值。